笔墨铸牛魂 丹青颂耕耘——陈升栋国画牛图系列将亮相敦煌,8月8日共赏奋进之美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8-04    浏览量:999+

8b82904001589bc8915840f5bc6b2fa3_1753934140637965.png

 当敦煌的晨钟唤醒千年的沉寂,当丝路的驼铃还在诉说勤劳的故事,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的个人画展将在这座文明古城启幕。在千幅佳作中,一组以牛为主题的国画作品尤为夺目——它们以笔墨为犁,以丹青为土,将牛的坚韧、勤劳与温情熔铸于宣纸,成为对“耕耘精神”最动人的礼赞。

 a352d137c3019d71c8128b8316ad2d64_1753934151630902.png

陈升栋画牛,最懂“形神兼备”。他笔下的牛,不是简单的家畜画像,而是有性格、有灵魂的生命,是“脚踏实地”的象征,是“默默奉献”的代言,每一笔都藏着对劳动的敬意,对生活的深情。

 804230b8882953b32162a15c084011f1_1753934169461165.jpg

观其《春耕图》,墨色如泥土般厚重,笔锋似铁犁般扎实。一头水牛正拉着犁耙深耕田野,身躯以浓墨勾勒,肌肉的线条如老树盘根般虬结,脖颈紧绷,四蹄稳稳踏在泥泞中,尾巴甩向一侧,似在发力。农夫扶犁的身影在牛后,衣袂以淡墨轻扫,与牛的敦实形成“人与畜”的默契。背景的田野以赭石与淡绿晕染,刚翻起的泥土以干墨皴擦,透着湿润的气息,墨色浓淡间,仿佛能听见牛的喘息、犁耙入土的“咯吱”声,还有春雨落在田埂的轻响。他画牛的“耕”,不画其苦,而画其“劲”,让这头水牛在笔墨间成为“勤劳”的化身,透着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仰。

 aff7c7f46de0bf9a30e8b28f13f4dd7f_1753934189755591.png

赏其《牧牛晚归》,则见墨色温润中藏柔情,笔锋婉转间有诗意。老牛带着牛犊走在夕阳下的田埂,牛身以淡墨晕染,绒毛的质感以干笔轻扫,似沾着晚霞的余晖,牛犊紧紧跟着,用头蹭着老牛的腿,眼神天真如孩童,老牛则放慢脚步,尾巴轻轻拂过牛犊的脊背,带着“护崽”的温柔。背景的村庄以淡墨勾勒轮廓,炊烟袅袅以留白表现,远处的山以墨色渐淡,与近景的牛群形成“远与近”的呼应,墨色轻浅处似有青草的清香,仿佛能听见牛蹄踏过田埂的“哒哒”声,还有牧童归家的短笛声。陈升栋画牛的“柔”,不是削弱其力量,而是让这份坚韧多了份“生命的温度”,让“耕耘”之外,更见“传承”的美好。

 a1345cba331ae2e8371b0c5848abd1dc_1753934199880226.png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雄牛望月》,墨色沉郁中显风骨,笔锋简练藏千钧。一头公牛立于山岗之上,身躯如磐石般稳健,牛角如弯弓般锐利,抬头望向夜空的明月,眼神里没有疲惫,只有对黎明的期待。背景的夜空以浓墨晕染,月亮以留白凸显,与牛的剪影形成“明与暗”的对比,山岗的岩石以焦墨皴擦,透着岁月的磨砺,墨色浓淡间,似能感受到夜风的清凉,却被牛的沉稳驱散。他画牛的“静”,不是休憩,而是“蓄力待发”的从容,让这头雄牛在笔墨间成为“坚守”的象征,藏着对“初心不改”的诠释。

 5af2e26c55fc40382f7aeaf2b489389c_1753934210391917.png

为何陈升栋的牛图能直击人心?只因他抓住了牛的“魂”——那份“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那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那份“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执着。他的笔墨里,有对传统的致敬——牛自古便是“吉祥”“勤劳”的象征,承载着中国人对“踏实生活”的向往;更有对时代的呼应,让牛的“耕耘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的光彩,成为对“奋斗者”的礼赞。

 8d44bcbba94c311af54306ff234af84c_1753934220607794.png

8月8日,让我们走进敦煌,在陈升栋的牛图系列中,读懂笔墨里的坚韧与温情。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每一个“默默耕耘”者的致敬——愿我们都如画中的牛,在自己的土地上,踏实地走,用力地拼,活出属于自己的“奋进之美”。

6df90aba6a284a85056b80d79ef18864_1753934238397948.jpg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