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敦煌的戈壁迎来一场特殊的“布阵”,当千年古城的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的厚重,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将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揭开神秘面纱——千幅国画作品联袂登场,从展厅入口绵延至深处,山水、花鸟、人物错落有致,墨色浓淡间似有千军万马列阵,气势之磅礴,规模之宏大,堪称当代国画展览中的一次“盛景”。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水长卷区”。数十幅巨制山水沿墙展开,幅幅相连却各具神韵:左边一幅《昆仑雄姿》,墨色沉厚如铁,峰峦叠嶂直插云霄,仿佛能听见雪山顶上的罡风呼啸;相邻一幅《丝路烟雨》,淡墨晕染似薄雾漫过戈壁,绿洲、驼队若隐若现,透着“大漠孤烟直”的苍茫。整面墙的山水画作,远观如万里山河缩于一室,近看则笔笔见力道,墨色分五色,从雄浑到灵秀,从壮阔到清幽,构成一幅流动的“中国山水精神图谱”,让人在方寸展厅中,领略“咫尺千里”的磅礴气象。
转至“花鸟百态区”,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数百幅小品花鸟悬挂于展架,或竖或横,或方或圆,却不显杂乱。一只翠鸟立于枝头,墨点精准如点睛,翅羽带风似欲飞;一丛墨竹斜出石缝,笔锋劲挺如剑,竹叶交错藏章法。近百种花鸟题材在此汇聚,有的取“疏影横斜”之雅,有的得“繁花似锦”之闹,墨色或浓或淡,笔触或轻或重,共同织就一幅“万物有灵”的生动画卷。站在展区中央环顾,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自然秘境,千幅小品虽尺幅不大,却以数量之众、品类之全,构成了一场“微观见宏大”的视觉冲击。
最令人叹服的是“人物史诗区”。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子到当代守护文化的匠人,从丝路古道上的商旅到田间地头的农人,数百幅人物画按“时空脉络”排列,如同一部用笔墨写就的“人文史书”。飞天的飘带与现代舞者的裙摆隔空呼应,古画工的笔与当代画家的手交相辉映,线条或流畅如行云,或顿挫如惊雷,每一张面孔都带着故事,每一个姿态都藏着情感。千幅人物画在此“列队”,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以群像的力量,展现出“笔墨见人性,丹青照古今”的深刻内涵。
这场“千幅墨卷”的盛大展出,绝非数量的堆砌,而是一位艺术家数十年积累的“实力亮相”。每一幅作品都经过精心创作与筛选,从构思到落笔,从修改到定稿,凝聚着陈升栋对艺术的执着;而将千幅作品按主题、风格、意境合理布局,更见策展的巧思——让山水的雄浑与花鸟的灵动互补,让古人的悠远与今人的鲜活对话,形成“刚柔相济、古今交融”的整体气场。站在展厅中,既能感受到单幅作品的笔墨精妙,更能体会到千幅联动的震撼力,仿佛穿越一座用国画搭建的“艺术宫殿”,每一步都有新的发现,每一眼都有深的触动。
8月8日,敦煌将因这场“千幅墨卷”的盛宴而更加璀璨。这不仅是一次展览规模的突破,更是国画艺术生命力的生动证明——当千幅笔墨在千年古城铺展,是传统艺术以壮阔姿态拥抱时代的宣言,是一位艺术家以毕生心血向文化根脉的致敬。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场“笔阵雄师”的登场,在墨色的洪流中,感受国画艺术的磅礴力量,读懂“千幅一卷,一卷千意”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