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莫高窟的洞窟透出千年的微光,当鸣沙山的纹路刻满时光的印记,敦煌这座承载着文明密码的艺术圣殿,即将迎来一场与当代国画的盛大相逢。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将在此拉开帷幕,千余幅国画作品联袂登场,以“千卷绘丝路 笔墨敬敦煌”为主题,用笔墨勾勒丝路风情,以丹青致敬千年文明,在历史与艺术的交汇中,铺展一幅传承与创新交织的壮美画卷。
陈升栋的千幅作品,是数十年深耕国画领域的心血凝聚,更是一位艺术家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理念的生动践行。他的笔触既深植于传统笔墨的精髓,又饱含对时代风貌的洞察,在山水、花鸟、人物等多元题材中,展现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骨。
观其山水,可谓“笔落惊风雨,墨成泣鬼神”。他笔下的丝路山水,既有“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壮阔,墨色如磐石般厚重,勾勒出沙丘的磅礴与天地的浩渺;又有“长河落日圆”的苍凉壮美,淡墨似余晖般晕染,铺展出戈壁的辽阔与岁月的沉静。画面中,留白处似有驼铃声声远逝,浓墨处藏着绿洲点点生机,于刚柔并济间,尽显丝路山水的苍茫与灵动,让观者仿佛踏上古老商道,在笔墨间感受山河的壮美与时光的流转。
赏其花鸟,便觉“墨痕藏野趣,笔底见真章”。他不刻意追求工细,而重“写意传情”:一株在风沙中摇曳的骆驼刺,墨色干枯却根系遒劲,尽显生命的顽强;一朵绽放在壁画角落的无名花,寥寥数笔点染出娇嫩,花瓣上似有晨露欲滴,藏着对自然的温柔。每一幅花鸟都融入了对丝路风物的深情,于细微处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让观者在墨色流转中,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诗意共鸣。
品其人物,更能“见画如见人,读墨如读心”。无论是刻画敦煌壁画中手持画笔的古代匠人,还是描绘当代行走丝路的文化使者,陈升栋都以简练而精准的线条,捕捉人物最本真的状态:匠人眉宇间的专注藏着对艺术的虔诚,指尖的颜料似能晕染出千年色彩;使者行囊里的画册透着对文明的热爱,脚步似正丈量着古今距离。笔墨间不仅有技法的呈现,更有对人文精神的礼赞,让观者在画前驻足时,能触摸到跨越时空的文化情怀与坚守。
此次千幅作品齐聚敦煌,意义深远。敦煌是丝路文明的“百科全书”,这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段故事,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而陈升栋的千卷丹青,正是当代艺术家对这份智慧的传承、对这份创造力的呼应。当千幅画作在敦煌绽放光彩,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是艺术与文明的共鸣,让观者在欣赏笔墨之美的同时,更能读懂国画艺术扎根传统、拥抱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
8月8日,让我们走进敦煌,在陈升栋的千卷丹青中,品味丝路风情里的笔墨深情,见证古老文明与当代艺术的美好邂逅,共赴一场关于传承、关于热爱、关于美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