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端惊雷起,鹰击展凌云——品陈升栋百万级新作《鹰击图》之雄魂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量:999+

营销环球网讯  当目光邂逅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馆长陈升栋的最新国画作品《鹰击图》,便即刻被画面中喷薄而出的雄浑气势所震慑。这幅身价超百万人民币的佳作,既是画家数十年艺术修为的巅峰凝聚,更是传统笔墨与精神力量的完美交融,恰如题画诗所咏“铁翅崩云势若雷,金眸电射破苍苔”,每一笔都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eabf5fe34fe78656a9fa36bd98ad5bf7_1757489783593907.jpg

观其构图,堪称“稳中有险,险中见势”的典范。陈升栋以极具张力的布局,将雄鹰置于画面视觉核心,或立于危岩之巅,或振翅欲飞于云海之间,背景以简练笔墨勾勒出苍茫天际与嶙峋山石,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危岩以枯笔皴擦而成,石纹如刀刻斧凿,透着岁月的沧桑与沉稳,恰为雄鹰的雄健身姿提供了坚实依托;而背景的云海则以淡墨晕染,似流似动,既拓展了画面的纵深空间,又反衬出雄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傲然气魄。这种“以静衬动”的构图智慧,让观者仿佛能瞬间感受到雄鹰即将冲破画面的爆发力,完美诠释了“鹰击长空”的壮阔意境。

 微信图片_20250926144407_1702_478.jpg

论其笔墨,更见大师功力的炉火纯青。画鹰最是考验笔力,陈升栋却将笔墨运用得收放自如、恰到好处。雄鹰的铁翅是画面的点睛之笔,他以侧锋重墨铺陈羽翼基底,再用细笔勾勒羽脉,墨色从笔根到笔尖由浓转淡,层层叠叠间尽显羽毛的蓬松质感与金属般的坚韧光泽,正应“铁翅崩云势若雷”的磅礴气象。鹰爪以焦墨重笔刻画,线条刚劲如铁,紧扣岩石的姿态力道千钧,仿佛能听到爪尖与石面相击的脆响。最令人称绝的是鹰的眼眸,以浓墨点睛,周围辅以淡墨轻晕,一双“金眸”锐利如电,似能穿透层云、洞穿尘俗,将“金眸电射破苍苔”的灵动与威严刻画得入木三分。

 

若说笔墨构图是《鹰击图》的“形”,那融入其中的精神内核便是其价值连城的“魂”。在中国文人画传统中,鹰历来是精神图腾的象征,承载着志存高远、坚韧无畏的品格追求,陈升栋笔下的雄鹰更是将这种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画面中雄鹰昂首凝视天际的姿态,既有“独来独往”的孤高气节,又有“志在凌霄”的豪情壮志,恰如“人间多少凌霄志,都向毫端笔底来”所咏,画家将自身对理想的坚守、对卓越的追求,尽数注入雄鹰的形象之中。这种“托物言志”的创作理念,让作品超越了自然物象的描摹,成为传递时代精神的载体——那敢于搏击风云的勇气,那永不言败的坚韧,正是当代人最需汲取的精神力量。

 

这幅《鹰击图》身价超百万人民币,绝非市场的偶然追捧,而是对其艺术价值的精准注解。在当代画坛,能将鹰的形神刻画得如此鲜活,又能赋予作品深厚文化内涵的创作者寥寥无几。陈升栋不仅传承了李苦禅等前辈画鹰的笔墨精髓,更以自身对艺术的独到理解,融入了新时代的审美与精神内核,让传统题材在他的笔下焕发新生。对于收藏家而言,这幅作品所承载的不仅是国画艺术的笔墨之美,更是一份可传世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凸显。

 

站在《鹰击图》前,观者仿佛能听到雄鹰划破长空的啸鸣,感受到那份穿越画面的精神冲击。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对力量与风骨的永恒追求;更如一座丰碑,见证着陈升栋在国画艺术道路上的不断突破。这幅凝聚着匠心与灵魂的佳作,注定会在当代画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被岁月铭记的艺术珍品。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