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正文

江湖菊影(第六十一至六十四集)

发布时间:     来源: 营销环球网     浏览量:999+

第六十一集:异客携忧

 

菊艺传习社成立半年后,一批西域商人辗转来到菊香村,为首者手持王学花当年赠予西域分盟的“菊纹令牌”,神色焦灼地求见:“王前辈,西域近年兴起一股‘焚菊教’,声称‘菊气扰灵’,到处焚烧菊田、毁坏菊种,还扬言要捣毁传习社,夺取所有菊艺典籍!”

 

王学花听闻大惊,想起当年枯菊门的恶行,深知焚菊教若蔓延,不仅西域菊艺将遭灭顶之灾,中原菊种也难保全。她当即召集张菊生、林小菊商议:“焚菊教借迷信蛊惑民众,既害菊又害民,必须尽快前往西域制止。”张菊生补充道:“传习社刚起步,需留人坐镇,我与母亲、林小菊前往西域,念菊留下守护菊田与典籍。”那位身着旗袍的女子(王学会)主动请缨:“我可随行记录,以笔墨揭露焚菊教的真面目,让更多人知晓菊的益处。”

 

第六十二集:荒漠舌战

 

四人抵达西域重镇时,正遇焚菊教在市集煽动民众,为首的教主手持火把,声称“焚烧恶菊,方能换来风调雨顺”,已有不少村民被蛊惑,准备点燃自家菊田。

 

王学花上前一步,高声道:“菊能入药治病、能酿酒制茶、能护土固沙,何来‘恶菊’之说?”教主冷笑:“此花引虫招灾,去年西域旱灾,便是菊气太盛所致!”王学花从容应答:“旱灾是天候无常,与菊何干?去年漠北寒疫,正是用菊熬制汤药救了万千百姓;西域的‘漠魂菊’,更是让荒漠变绿洲,这些都是亲眼所见的事实!”

 

说着,她让林小菊取出历年西域菊田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的画卷,又让王学会诵读《玉簪菊赋》中赞颂菊之益处的篇章。市集民众见状,纷纷动摇。教主恼羞成怒,下令手下动手焚烧附近菊田,张菊生立刻上前阻拦,以太极身法击退教徒,王学会则趁机写下《护菊辨》,张贴在市集各处,详细列举菊的药用、经济、生态价值,民众看完后彻底醒悟,纷纷谴责焚菊教。

 

第六十三集:菊坛立约

 

焚菊教煽动民众失败后,仍不死心,暗中勾结西域少数野心家,企图武力夺取传习社的菊种与典籍。王学花深知单纯镇压难以根除,便提议举办“西域菊坛大会”,邀请西域各部落首领、民众代表参会,以菊为媒,化解误解、凝聚人心。

 

大会当日,王学花在传习社的菊田旁设下擂台,一边展示“雪暖菊”“漠魂菊”等优良菊种的种植成果,一边现场传授菊艺与菊药知识。她还让弟子熬制菊花茶、制作菊花糕,供众人品尝。王学会则现场挥毫,写下“菊润西域,同心共生”八个大字,赠给各部落首领。

 

席间,王学花提议成立“西域护菊联盟”,由各部落共同守护菊田、传承菊艺,互通有无、互助共赢。各部落首领被她的诚意打动,纷纷点头应允,当场立下盟约:“护菊护民,同心拒邪,菊艺永续,西域安宁。”焚菊教见众叛亲离,再也无力兴风作浪,只得仓皇逃窜。

 

第六十四集:西域传薪

 

护菊联盟成立后,王学花留在西域传习社,亲自指导当地民众培育“雪暖菊”“玉脉万国菊”等优良品种,还根据西域的气候特点,改良出耐旱、耐贫瘠的“西域同心菊”。她编写的《西域菊艺实操手册》,语言通俗、图文并茂,成为当地民众种植菊花的“宝典”。

 

张菊生则带着护菊会弟子,协助各部落修建灌溉设施、搭建菊田防护棚,林小菊负责训练部落青壮年,教授护菊防身之术。王学会则走遍西域各地,将西域的菊文化、护菊故事写成诗文,编入《江湖菊志》,让西域菊香与中原诗意交融。

 

数月后,王学花准备返回菊香村,西域民众纷纷前来送别,赠上自家培育的菊种、亲手制作的菊织品。一位老牧民握着她的手说:“王前辈,是您让我们知道,菊花不仅能开花,还能开出水、开出粮、开出好日子!”王学花眼眶湿润:“菊种需要传承,人心需要相连,以后西域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常来看看。”

5f951b2e87c89afbc3ea63702842387b_1758004599114626.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电话:59269581 邮箱:yxhqwgw@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法制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