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天津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程研究报告以天津市民营企业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发展数据为依据进行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天津市民营经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整体呈现规模稳步夯实、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增强、贡献更加突出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营收规模稳中有进 报告显示,营业收入百强企业上榜门槛再创新高,达到46亿元,较上年30亿元有较大提升;上榜企业总营收15727.6亿元,连续3年突破1.5万亿规模。 从营收规模看,有三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其中,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连续3年营收超过1500亿元;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突破了1300亿和1200亿,同比增长率均在12%以上,展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 从百强数量看,营收超百亿企业有44家,与去年持平,营收合计超1.2万亿元,占总营收的77.7%。营收超50亿企业达到86家,较上年增加2家,营收合计超1.5万亿,占总营收的95.7%,这一阵营持续壮大,成为营收百强企业规模持续壮大的稳固根基。 二、民企贡献全面提升 报告显示,依法纳税百强企业纳税贡献达299.7亿元,同比增加90.8亿元;上榜门槛为0.7亿元,较去年上升0.4亿元。 从贡献度看,服务业企业上榜80家,纳税贡献达272.3亿元,较上年增长73.2亿元,占比为91.4%,户均纳税贡献3.4亿元,较上年增加1.2亿。在上榜企业数量、纳税总额和户均税额均超制造业。 从行业分布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13家,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19家,两个行业纳税总额分别合计为130亿元、48.4亿元,处于纳税行业分布的第一梯队。 三、创新成果稳步增长 报告显示,我市民营企业持续保持活跃的创新态势。 从成果数量看,科技创新100强企业知识产权、参与制定标准、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奖励等创新成果总量达到6828件,比上一年净增421件。其中,知识产权表现尤为突出,总数量提升至3507件,净增574件。上榜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共计1002项,其中地方标准78项、团体标准242项较上年分别增加了22项和28项,实现双增长,企业标准化工作更贴近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 从行业分布看,上榜企业涵盖20个行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有13家企业上榜,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有12家企业上榜,计算机、通信制造业与金属制品业各有10家企业上榜。以上四个行业近几年始终保持在科技创新百强行业分布前列。 从研发投入看,我市百强企业研发投入集中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领域。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以10.3亿元、7.3亿元、7.1亿元位列行业前三名,凸显了我市在信创和先进制造产业的创新活力。 四、战新产业蓬勃发展 报告显示,工业战新65强战新总产值达1282.6亿元,较上年增加148.2亿元,增幅13.2%。从行业分布上看,上榜企业共涵盖15个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15家企业上榜,战新产值合计422.79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3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家企业上榜,战新产值合计137.16亿元,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0.7%。从平均产值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家企业上榜,战新产值合计237.55亿元,企均产值59.3亿元,位居榜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均产值28.2亿元,位居第二。 服务业战新35强总营收837.33亿元,较上年增长74.33亿元,增幅9.7%,上榜门槛从6亿元提升至7.5亿元。从行业分布看,涵盖6个行业。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有14家企业上榜,营收合计400.81亿元,比重为47.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11家企业上榜,营收合计227.69亿元,比重为27.2%。从企业规模看,35强中营收超30亿元以上企业共8家,与上年数量持平;营收在10-30亿元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净增4家,达到15家。 五、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企业数量看,营收百强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增至76家,较上年增加8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007.40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57.3%,较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反映出服务业在民营经济中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平均营收看,营收百强中第二产业企业上榜企业24家,平均营收达到280.01亿元,较上年增长10.4%,是第三产业上榜企业平均营收的2.4倍,显示出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六、区域发展协同发力 报告显示,各区协同并进竞相发展。从区域分布看,首次实现23年榜单指标调整后16个区全覆盖。从上榜企业数量看,滨海、宁河、津南、南开、红桥、河北、蓟州等区上榜企业数量增加。其中,滨海新区增加46家,宁河区增加3家,津南区增加2家。 从具体区域看,滨海新区支撑引领作用显著。64家企业上榜营收百强,合计营收9723.75亿元,比重达61.8%,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73家企业上榜纳税百强,纳税263亿元,比重达87.8%;工业战新产值占比达48.3%,服务业战新营收占比达76%。静海区依托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8家企业上榜营收百强,实现总营收超1700亿元;北辰区聚焦新材料和高端装备,10家企业上榜科技创新百强;西青区深耕智能网联车与先进制造,6家企业上榜工业战新65强。全市各区民营企业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用自身发展的实绩支撑大局、服务全局。
来源:市工商联经济服务部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