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和李大妈的爱情故事(1—6集)——王学会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营销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浏览量:999+

第一集:公园长椅的初见

 

清晨的公园浸在薄雾里,张大爷牵着老黄狗“将军”慢慢走。将军是过世的老伴留下的,如今成了他每天遛弯的伴儿。走到湖边的梧桐树下,他习惯性地想往常坐的长椅挪步,却看见上面已经坐了个人。

 

是个穿蓝色碎花衬衫的大妈,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捏着个收音机,正放着《朝阳沟》的选段。她听得入神,脚跟着节奏轻轻点地,晨光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层碎银。

 

张大爷愣了愣,将军却不认生,摇着尾巴凑过去。大妈吓了一跳,随即笑了,伸手摸了摸将军的头:“这狗真乖,叫啥名?”

 

“将军。”张大爷的声音有点发紧,他很少跟陌生阿姨搭话。

 

“挺好,像个大人物的名儿。”大妈爽朗地笑,眼角堆起温柔的褶子,“我叫李淑琴,你叫我李大妈就行。”

 

“张建国。”他报上名字,在长椅另一端坐下,离她隔着半臂的距离。

 

收音机里的戏还在唱,两人没再说话,却不觉得尴尬。将军趴在两人中间,呼噜打得震天响。张大爷偷偷瞟过去,看见李大妈的手指在膝盖上打着拍子,指甲修剪得干净,涂着淡淡的粉色指甲油。

 

太阳升高些,李大妈收起收音机:“我得回去给孙子做早饭了,改天见。”

 

“嗯,改天见。”张大爷看着她的背影,蓝色碎花衬衫在晨雾里晃了晃,像朵慢慢走远的喇叭花。

 

那天之后,张大爷遛弯的时间比平时早了半小时。他没说为什么,将军却像是懂了,每次走到梧桐树下,都会先往长椅那边瞅。

 

第三天清晨,长椅空着。张大爷坐下时,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将军也耷拉着尾巴,没精打采地趴在脚边。

 

快到七点,才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李大妈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额头上带着薄汗:“对不住,孙子昨晚发烧,来晚了。”

 

“孩子没事吧?”张大爷脱口而出。

 

“好多了。”她笑着从袋子里掏出个苹果,“给,刚买的,甜着呢。”

 

苹果带着晨露的凉,张大爷接过来,觉得掌心烫得慌。他忽然想起老伴在世时,也总爱在早市给他捎个苹果,说“早上吃个果,医生不找我”。

 

收音机又响起《朝阳沟》,这次两人跟着哼了两句,笑声混在晨雾里,把空气都染得软乎乎的。

 

第二集:收音机里的心事

 

李大妈的收音机成了公园长椅的固定背景音。有时是豫剧,有时是评书,张大爷以前不爱听这些,现在却觉得,这些咿咿呀呀的调子,比家里的寂静好听多了。

 

“你也喜欢《穆桂英挂帅》?”这天放着常香玉的唱段,张大爷忍不住问。

 

“可不是嘛,”李大妈眼睛亮起来,“我年轻时候在厂里宣传队,还演过穆桂英呢。”

 

“真的?”张大爷来了兴致,“那你肯定唱得好。”

 

“那是,”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随即又笑,“老了老了,嗓子不行喽。”

 

张大爷看着她笑起来露出的小虎牙,忽然觉得,这颗牙比收音机里的戏文还让人记挂。

 

周五早上,李大妈没带收音机,却拎了个保温桶。“我包了点荠菜饺子,给你尝尝。”她把桶递过来,“孙子说好吃,你也试试。”

 

饺子还热乎着,荠菜的清香混着香油味钻鼻孔。张大爷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心里却暖烘烘的。他想起老伴包的饺子是白菜馅的,各有各的味,却都是家的味。

 

“好吃。”他含糊地说,眼眶有点发热。

 

李大妈看着他吃,忽然轻声问:“老张,你家阿姨……”

 

“走了三年了。”张大爷放下筷子,声音低了些,“肺癌,走得挺突然。”

 

“对不起啊。”

 

“没事。”他笑了笑,“都过去了。”

 

那天的晨雾散得慢,两人坐着没说话,将军在脚边来回蹭。过了会儿,李大妈说:“我家那口子,十年前就离了。他嫌我就知道围着孩子转,没情趣。”她自嘲地笑,“后来我才想明白,没情趣总比没良心强。”

 

张大爷没接话,只是把剩下的饺子往她那边推了推:“你也吃点。”

 

收音机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了,正放着《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调子飘在雾里,张大爷偷偷看李大妈,发现她也在看他,两人慌忙移开目光,脸颊都有点发烫。

 

分开时,李大妈说:“下周我带收音机,给你听段新的评书。”

 

“好。”张大爷点头,看着她走远,手里的保温桶还留着点温度。

 

回家的路上,将军走得慢悠悠的,像是在等他。张大爷摸了摸它的头:“老伙计,咱以后都早点来。”

 

第三集:雨天的伞

 

连着几天都是晴天,张大爷却在抽屉里翻出了那把黑色的大伞。是老伴留下的,伞骨有点松,他修了两回,还能用。

 

他没说为什么带伞,将军却在出门时,往他包里瞅了瞅,尾巴摇得更欢了。

 

周三早上,天果然阴沉沉的。走到公园门口,雨点开始往下掉。张大爷撑开伞,刚走到梧桐树下,就看见李大妈抱着胳膊站在屋檐下,头发被雨打湿了几缕。

 

“没带伞?”他走过去,把伞往她那边挪了挪。

 

“以为不下呢。”李大妈笑着拢了拢头发,“这雨来得真急。”

 

两人挤在一把伞下,站在长椅旁边躲雨。伞不大,肩膀时不时碰到一起,张大爷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肥皂味,像小时候妈妈用的那种。

 

“你这伞够大的。”李大妈说。

 

“老伴以前总说,伞大才能护着两个人。”张大爷的声音有点低。

 

“她是个细心人。”李大妈轻声说。

 

雨越下越大,砸在伞面上噼里啪啦响。将军缩在两人脚边,抖了抖身上的水。李大妈从口袋里掏出块手帕,弯腰给将军擦了擦脸:“瞧这可怜样。”

 

她的头发垂下来,离张大爷的肩膀只有几厘米。他想提醒她头发湿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要不,我送你回去?”他忽然说。

 

李大妈愣了愣,随即点头:“不远,就在前面那个小区。”

 

两人并肩走在雨里,伞往她那边歪得厉害,张大爷的半个肩膀都湿了。走到小区门口,李大妈说:“上去喝杯热茶吧?”

 

张大爷犹豫了一下,将军却先一步往小区里冲。“这狗,真不认生。”李大妈笑着拉他。

 

她家在三楼,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阳台上摆着几盆月季,开得正艳。“我孙子说,这叫‘月月红’,吉利。”李大妈给花浇了点水。

 

茶是茉莉花茶,热气腾腾的。张大爷喝了一口,觉得比自己家的茶多了点香味。李大妈坐在对面的小马扎上,给他讲墙上照片里的故事——孙子第一次走路,女儿结婚时的样子,还有她年轻时在宣传队的合影。

 

“这个是我,”她指着合影里穿戏服的姑娘,“那时多瘦。”

 

“现在也好看。”张大爷脱口而出,说完脸就红了。

 

李大妈愣了愣,随即笑了,眼角的褶子更深了:“老了,不好看喽。”

 

雨停时,张大爷该走了。李大妈给他装了袋自己腌的萝卜干:“配粥吃,下饭。”

 

“谢谢。”他接过袋子,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下楼时,将军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等他们。张大爷看着李大妈的背影,忽然觉得,这雨天也没那么讨厌。

 

第四集:公园的广场舞

 

李大妈开始去公园跳广场舞了。不是她爱跳,是张大爷说,多活动活动对身体好。

 

“我这老胳膊老腿,哪跳得动。”她嘴上说,却还是跟着姐妹们站在了队伍后面。

 

张大爷就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将军趴在脚边。他不懂那些扭来扭去的动作,却觉得李大妈跳得最好看,尤其是转身时,蓝色碎花衬衫飘起来的样子,像只蝴蝶。

 

有天跳完舞,李大妈气喘吁吁地走过来:“累死我了,这比看孩子还累。”

 

张大爷递过去一瓶水:“歇会儿,别逞强。”

 

“你咋不跳?”她拧开瓶盖,“一起呗。”

 

“我老胳膊老腿的,算了。”他摆手,其实是不好意思。

 

“怕啥,”李大妈拉他,“就当活动筋骨。”

 

张大爷被她拉进队伍,手脚僵硬得像机器人。旁边的大妈们笑他:“老张,你这是僵尸舞啊。”

 

李大妈笑得直不起腰,却还是耐心地教他:“左脚迈出去,对,手抬高……”

 

阳光照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张大爷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跳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有她。

 

周末,公园有个小型联欢会,广场舞队要表演。李大妈紧张得睡不着,凌晨五点就起来练。

 

张大爷特意穿了件新衬衫,还让邻居家的小姑娘帮他梳了头。“老张,你这是要去相亲啊?”邻居打趣他。

 

他没说话,心里却有点甜。

 

表演开始时,李大妈站在第一排,穿着红色的演出服,比平时更精神。音乐响起,她跟着节奏跳起来,脸上带着笑,一点都看不出紧张。

 

张大爷看得入神,手里的相机忘了按快门。直到表演结束,他才想起拍照,却只拍到了她鞠躬的背影。

 

“怎么样?”李大妈跑过来,额头上全是汗。

 

“好,真好。”张大爷递过去毛巾,“比年轻时演穆桂英还好看。”

 

李大妈的脸腾地红了,接过毛巾擦了擦汗:“就你会说。”

 

回家的路上,李大妈说:“下周有个电影展,放老片子,《地道战》,你去看吗?”

 

“去。”张大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其实不爱看战争片,却想和她一起坐在电影院里。

 

将军在前面跑,两人慢慢走在后面。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靠得很近的线。

 

第五集:电影院的老片子

 

电影展在社区活动中心,放的都是些老片子。张大爷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占了两个中间的位置,还买了两袋瓜子。

 

李大妈来得也早,穿了件米色的外套,头发上别了个珍珠发卡。“好看不?”她转了转,像个小姑娘。

 

“好看。”张大爷的眼睛有点直。

 

《地道战》开始放了,屋里的人不多,大多是像他们这样的老人。李大妈看得认真,时不时跟着剧情笑两声,手里的瓜子却没怎么动。

 

张大爷没怎么看电影,眼睛总忍不住往她那边瞟。她的侧脸在屏幕的光线下,显得特别柔和,嘴角微微翘着,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心事。

 

放到村民们打鬼子的片段,李大妈忽然说:“我爸以前就参加过地道战,他说那时候苦,但是大家的心齐。”

 

“我爸也是,”张大爷接话,“他总说,能过上现在的日子,不容易。”

 

两人小声聊着,像怕打扰了别人,又像怕错过了这难得的亲近。瓜子在手里转来转去,没吃几颗,却觉得满嘴都是香的。

 

电影散场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张大爷送李大妈回家,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晃来晃去。

 

“其实我不太爱看战争片,”李大妈忽然说,“总觉得太苦了。”

 

“我也是。”张大爷笑了,“不过跟你一起看,就觉得还行。”

 

李大妈停下脚步,看着他:“老张,你是不是……”

 

她的话没说完,张大爷却懂了。他的心跳得厉害,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李淑琴,”他鼓起勇气,声音有点抖,“我觉得……跟你在一块儿,挺好的。”

 

李大妈的眼睛亮了,像落了星星。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走到她家楼下,张大爷说:“明天早上,还去公园?”

 

“去。”她笑了,“给你带我做的糖包。”

 

“好。”

 

看着她上楼,张大爷摸了摸自己的脸,烫得厉害。将军在脚边蹭他,像是在恭喜。他低头笑了,觉得这晚上的风,都是甜的。

 

第六集:儿女的态度

 

张大爷把李大妈的事跟儿子说了。儿子沉默了会儿,说:“爸,你觉得好就行,我们没意见。”

 

张大爷松了口气,他以为儿子会反对。

 

李大妈跟女儿说的时候,女儿却有点担心:“妈,你可想好了?别到时候受委屈。”

 

“我知道分寸。”李大妈说,“老张是个实诚人。”

 

虽然儿女没反对,两人却还是有点顾虑。第二天在公园见面,都有点不自然。

 

“孩子们……没说啥?”李大妈先开了口。

 

“没,说我觉得好就行。”张大爷笑了笑,“你呢?”

 

“我女儿有点担心,不过也没反对。”

 

“那就好。”

 

两人坐在长椅上,收音机里放着《小二黑结婚》。“这戏我看过,”张大爷说,“挺热闹的。”

 

“是啊,有情人终成眷属。”李大妈看着他,眼睛里有光。

 

过了几天,张大爷的儿子提着水果来了,说是“想见见李阿姨”。李大妈紧张得半天没睡着,早上特意烫了头发,穿了件新做的外套。

 

见面在公园的茶馆里,儿子挺客气,一口一个“李阿姨”,问了些家常。李大妈也放了心,跟他聊起张大爷的喜好,说他爱吃甜的,晚上睡觉爱打呼。

 

张大爷在旁边听着,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李大妈这是把他放在心上了。

 

后来,李大妈的女儿也来了,带着孙子。小家伙不认生,抱着将军的脖子不放。“奶奶,张爷爷的狗真乖。”

 

“叫张爷爷。”李大妈拍了拍孙子的屁股。

 

“张爷爷好。”小家伙脆生生地喊。

 

张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从口袋里掏出块巧克力,塞给孩子:“吃吧,甜的。”

 

儿女们看着老人和孩子笑在一起,也都松了口气。离开时,李大妈的女儿悄悄说:“妈,张大爷是个好人,你好好跟他过。”

 

李大妈的眼眶有点热,点了点头。

 

那天下午,张大爷和李大妈坐在长椅上,看着孩子们走远。“真好。”李大妈说。

 

“嗯,真好。”张大爷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他用自己的手裹住,慢慢就暖了。

 

收音机里的戏还在唱,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像镀了层金。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营销环球网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