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集:诊室里的“双惊喜”
初夏的卫生院飘着槐花香,王学花最近总觉得累,韩亮硬拉着她来检查。当医生笑着说“是双胞胎,龙凤胎”时,韩亮手里的水杯“哐当”一声碰在桌沿,他搓着手反复确认:“俩?还是一男一女?”
从诊室出来,韩亮一路小心翼翼扶着王学花,嘴都合不拢:“以后合作社的活你别沾重的,育苗、巡棚我全包了!我这就去给咱妈打电话,让她来帮忙做营养餐。”王学花看着他慌慌张张又满是欢喜的样子,笑着拍了拍他的手:“别这么急,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咱慢慢来。”
第二十六集:棚边的“小摇篮”
秋收时节,合作社的玉米地一片金黄,王学花的肚子已经显怀。韩亮在玉米棚边搭了个小棚子,放着躺椅和薄被,还搬来小桌子放温水和点心,每天让王学花在这儿歇着,自己则带着社员忙收割。
“你看这玉米,穗子多饱满,明年咱再扩种两亩。”韩亮收工后,蹲在王学花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的肚子,“孩子们,爹今天又收了好多玉米,以后让你们吃自家种的粮食,长得壮壮的。”王学花笑着把剥好的橘子递给他:“你呀,现在跟孩子说话比跟我还多。”韩亮挠挠头:“我这不是盼着他们早点出来,跟咱一起守着合作社嘛。”
第二十七集:病房里的“全家福”
腊月的雪下得轻轻柔柔,王学花被推进产房时,韩亮在门外攥着拳头来回走,听见孩子的哭声时,他差点哭出来。当护士抱着两个皱巴巴的小家伙出来,说“男孩六斤,女孩五斤八两”时,韩亮小心翼翼接过一个,另一只手还想着去碰另一个,紧张得手都在抖。
病房里,王学花看着身边的两个孩子,又看了看眼眶发红的韩亮,轻声说:“给孩子起个名吧,得跟咱合作社、跟这片地有关系。”韩亮想了想,笑着说:“男孩叫‘麦阳’,像麦子一样向阳长;女孩叫‘禾苗’,跟地里的苗儿一样有生气,你看咋样?”
王学花点点头,握住韩亮的手。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却暖烘烘的,小小的病房里,一家四口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合作社的春天,不仅长出了丰收的庄稼,更迎来了最珍贵的“小收成”。(未完待续)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