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小院里的“喜筹备”
六月的阳光晒得院子里暖洋洋,王学花和韩亮的婚房就设在韩亮家的老院——两人一起把院子翻新了,院墙刷得雪白,还在门口种上了王学花喜欢的月季花。
韩亮踩着梯子挂红灯笼,王学花在下面递胶带,时不时提醒:“往左挪挪,跟另一边对齐才好看。”韩亮低头看她,嘴角藏不住笑:“听媳妇的,保证对称。”
村里的婶子们来帮忙缝喜被,看着两人的互动,打趣道:“学花啊,你这是找着知冷知热的人了,以后合作社再忙,也有人替你分担了。”王学花笑着点头,转头看向韩亮,他正好从梯子上下来,伸手擦去她额角的汗:“别累着,重活都交给我。”小院里的笑声和针线声混在一起,满是喜气。
第二十三集:婚前夜的“心里话”
婚礼前一天晚上,韩亮提着一盏马灯,拉着王学花去了合作社的麦场——这里是他们第一次正经说话的地方,如今麦子已经收割完,场地上还留着淡淡的麦香。
“明天就要娶你了,我到现在还觉得像做梦。”韩亮握着她的手,声音有点发紧,“以前我总想着自己能干出点样子,遇见你之后才知道,两个人一起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以后家里的活我多干,合作社的事咱一起商量,我不会让你受委屈。”
王学花靠在他肩上,看着马灯映出的光晕:“我也是。以前当社长,总怕自己干不好,有你在身边,我就啥都不怕了。明天起,咱就是夫妻了,合作社是咱的‘大家’,咱的小家也得好好经营。”晚风拂过麦场,两人的悄悄话,都融进了温柔的夜色里。
第二十四集:田埂边的“喜婚礼”
婚礼当天,没有盛大的排场,两人穿着红衣服,带着亲友去了合作社的油菜花田——这里是韩亮求婚的地方,如今虽没有油菜花,却种满了绿油油的玉米苗,透着生机。
司仪是村里的老书记,笑着说:“学花和韩亮,是咱村的‘种田夫妻档’,一个带咱搞合作社,一个跟着干实事,今天在田埂边办婚礼,就是要告诉大伙,他们的日子,会像咱地里的庄稼一样,节节高!”
韩亮给王学花戴上用麦穗编的喜镯,眼神亮得像星星:“媳妇,以后每年庄稼丰收,都是咱的结婚纪念日,我要跟你一起,种一辈子地,过一辈子好日子。”王学花眼眶发红,接过他递来的花束——不是玫瑰,是田埂边采的小雏菊,带着泥土的清香。
亲友们的掌声在田埂间响起,玉米苗在风里轻轻晃,阳光洒在两人身上,这场田埂边的婚礼,没有奢华的装饰,却满是最踏实的幸福——往后的日子,他们会带着合作社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把小日子过成最红火的模样。(未完待续)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