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武当论道
幽冥教之乱平定后,武当山举办“江湖论道”大会,邀请各大门派共商武林安危。王学花跟着张二牛上山时,掌门亲自在山门迎接,握着她的手说:“若不是姑娘用菊芝克制邪功,江湖不知还要遭多少祸事。”
论道大会上,张二牛将太极心法交还掌门,又说起“菊方”的渊源——原来这方子本是武当先祖所创,专为救治武林中人,后因战乱流落民间,被苏玉衡的父亲所得。苏玉衡站出来,将父亲留下的解药配方公之于众,“愿以此方化解江湖恩怨,再无争斗。”
台下掌声雷动,唯有昆仑派的长老提出质疑:“仅凭一纸药方,怎能保证日后无人再起邪念?”王学花忽然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朵晒干的白菊:“我爹曾说,菊花性韧,既能在石缝中生长,也能在风雨中绽放。江湖之道,亦该如此——守得住本心,方能行得远。”她的话让众人沉默片刻,随即响起更热烈的掌声。
入夜,武当山的月色格外清亮。张二牛带着王学花来到静心阁,阁外的菊花开得正盛。“掌门说,要传我武当剑法的精髓,让我守护江湖。”他忽然握住王学花的手,“只是我怕,以后陪你的时间会变少。”王学花笑着摇头,将一朵菊花别在他发间:“江湖路远,只要心在一起,再远也不怕。”
第十四集:金陵寻亲
论道大会结束后,王学花决定回金陵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张二牛本想同行,却因武当有事务要处理,只好送她至山脚。“这是我亲手做的菊花镖,比你之前的更锋利,遇到危险就用它。”张二牛将一个布包递给她,里面的镖刃上刻着细小的菊纹。
王学花刚到金陵城,就遇到了苏玉衡。“我帮你查过了,你母亲当年被幽冥教掳走后,侥幸逃脱,现在在城外的‘菊香村’隐居。”苏玉衡说着,递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村子的地址。
两人赶到菊香村时,正遇到村民在采菊花。“你们是来找王大娘的吧?她在村东头的菊田里。”一位村民指着远处的田地说。王学花顺着方向走去,只见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摘菊,背影竟和记忆中母亲的模样一模一样。“娘!”她喊出声,老人回过头,看到她手中的短刃——那是她爹留下的遗物,顿时泪流满面。
母女相认后,母亲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当年我逃出来后,靠种菊为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王学花握着母亲的手,忽然想起张二牛,便拿出他做的菊花镖:“娘,等武当的事了,我带他来见你。”
第十五集:菊田遇险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学花陪着母亲在菊香村种菊,日子平静而温馨。直到有一天,一群不明身份的人闯进村子,抢走了母亲培育的“千年菊种”——这是母亲多年心血,能让菊花的药效翻倍。“他们说,要拿这菊种去炼药,控制武林中人!”母亲着急地说。
王学花立刻追了出去,却在村外的山谷中被埋伏。为首的人竟是之前逃脱的幽冥教余孽:“只要拿到菊种和你,不愁练不成邪功!”王学花抽出短刃,与他们打了起来。可对方人多势众,她渐渐体力不支,手臂被划伤,鲜血滴落在菊田里。
就在危急时刻,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王姑娘,我来了!”张二牛提着剑赶来,身后还跟着武当弟子。原来他处理完武当事务后,立刻赶来金陵,正好遇到苏玉衡,得知王学花遇险,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张二牛的剑法凌厉,几下就放倒几个余孽。王学花趁机夺回菊种,将一枚菊花镖掷向为首者的膝盖,使其无法逃脱。“我说过,会回来保护你。”张二牛走到她身边,轻轻为她包扎伤口,眼神里满是心疼。
第十六集:菊香定情
菊香村的危机解除后,张二牛陪着王学花和母亲种菊。清晨,两人一起在菊田里摘菊;傍晚,坐在田埂上喝菊花茶,聊着江湖趣事。母亲看着他们相视而笑的模样,悄悄对王学花说:“二牛这孩子,稳重可靠,你要好好把握。”
这日,金陵城举办“菊文化节”,苏玉衡邀请他们去参加。节日上,满街都是菊花装饰,还有人在表演菊艺。张二牛拉着王学花来到河边,河面上飘着花灯,上面写着人们的心愿。“我有个心愿,想对你说。”张二牛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枚菊纹银戒,“王学花,我想和你一起,守着菊田,护着江湖,过一辈子。你愿意吗?”
王学花看着银戒上的菊纹,想起两人从寒潭镇初遇到现在的点点滴滴,眼眶湿润,用力点头:“我愿意!”张二牛将戒指戴在她手上,两人相视而笑,河面上的花灯映着他们的身影,满是幸福的模样。
苏玉衡和母亲远远看着,笑着点头。母亲说:“以后,咱们的菊田不仅能治病,还能见证幸福。”风里带着菊香,吹过每个人的心头,江湖路远,却因这份相守,变得格外温暖。从此,江湖上少了两位独行侠客,多了一对守着菊田、护着正义的伴侣,他们的故事,也像菊花一样,在江湖中代代流传。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文学频道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