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处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微改造”顺利完成,精准解决群众“健身难”和“出行堵”,让便利与安心走进居民日常生活。
闲置空地“变身”健身园,家门口乐享健康
上杭路街道滨河里社区人口密度高、公共活动空间紧张,居民长期面临“健身难”问题。社区书记项目“民情茶话室”多次收到居民关于“希望安装公共健身器材”的诉求,社区党委把该需求纳入年度“为群众办十件事”重点项目。
面对小区可用空间有限的现状,社区党委牵头,联合街道科室、区体育局及居民代表现场勘察,最终选定小区一处闲置晾晒空地作为改造点位。区体育局提供器材选配与安装专业指导,社区协调共建单位解决水泥、砂石等建材供应问题。方案形成后,社区严格履行民主议事程序,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将空地硬化及器材安装方案提交集体表决,获得了居民代表的一致通过。
如今,改造后的健身园正式投用,彻底解决了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健身远、健身难”的问题。“曾经的闲置角落成为小区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安全便捷地享受健身乐趣,真是太方便了。”居民王大娘说。
恢复人行通道,解出行“堵心”事
“现在通道恢复了,接送孩子再也不用在马路边挤来挤去,心里踏实多了!”向阳楼街道翠韵里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此前,翠韵里社区附近的翠阜新村地铁站B口旁,原石板人行通道被改造为绿地,但由于该区域紧邻幼儿园和小学,日均人流量大,导致道路狭窄难行,行人被迫走机非混行车道或踩踏绿地,既存安全隐患,又影响市容。
翠韵里社区党委接到诉求后高度重视,迅速梳理问题并多方协调,积极对接区城管委寻求协助。经过多次沟通、实地勘察与方案研讨,区城管委安排施工人员对该区域专项整治,重新铺设了宽敞平整的石板人行通道。如今,居民们接送孩子无需再在马路边拥挤,出行安全有序,曾经的出行“痛点”变成了社区服务的“亮点”。
从闲置空地到活力健身园,从拥堵路段到畅通人行道,既是社区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快速回应,也是基层治理精细化的生动体现。未来,这样聚焦“小需求”、办好“微实事”的实践将持续推进,以更精准的施策、更务实的行动,破解民生痛点、传递民生温度,让居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