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敦煌的星子还未隐去,当千年的壁画仍在等待晨光,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将以一组“雄鸡一唱天下白”系列国画,为这座古城注入“破晓”的力量。这数十幅聚焦雄鸡的作品,以笔为晨钟,以墨为朝阳,将“一唱千门万户开”的生机与希望熔铸于丹青,成为此次千幅盛宴中最具“唤醒之力”的篇章。
陈升栋画雄鸡,从不止于“家禽”的描摹,更将其化作“破晓者”的象征,每一笔都带着穿透黑暗的锋芒,每一滴墨都藏着迎接朝阳的热忱。
观其《破晓高歌》,墨色如浓云渐散,笔锋似惊雷初响。雄鸡立于巨石之上,脖颈高昂,冠羽以朱红破墨,如燃烧的火焰刺破暗夜,喙部张开,似正发出震彻天地的啼鸣,鸡胸的肌肉以浓墨勾勒,线条虬劲如拉满的弓弦,尾羽如折扇炸开,每一根羽毛都以焦墨立骨,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背景的天空以淡墨层层晕染,从沉黑渐变为鱼肚白,留白处似有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墨色浓淡对比间,仿佛能听见那声“喔喔”长啼,驱散了最后的夜色。他画鸡的“唱”,不画声,而画“势”,让这声啼鸣在笔墨间成为“打破沉寂”的信号,透着对“新生”的礼赞。
赏其《竹下司晨》,则见墨色清雅中藏锐气,笔锋婉转间有精神。雄鸡站在竹林边,一只脚微微抬起,似正准备迈步,冠羽虽不似“高歌”时那般张扬,却仍挺立如小火焰,眼神明亮如晨星,正警惕地望向远方。竹子以瘦硬的线条勾勒,竹叶以“个”字、“介”字排布,与雄鸡的敦实形成“刚与柔”的对话,地面的苔藓以淡墨点染,透着晨露的湿润,墨色轻浅处似有竹林的清香,仿佛能感受到清晨的微凉与生机。陈升栋画鸡的“静”,不是慵懒,而是“蓄势待发”的警觉,让这只“司晨者”在笔墨间成为“守护”的象征,藏着对“责任”的诠释。
更妙的是他的《群鸡迎日》,墨色里藏着光影的流转,笔锋间透着生活的热气。几只鸡雏围着雄鸡,有的啄食地上的谷粒,有的扑腾着翅膀学飞,雄鸡则低头看着它们,眼神里没有“高歌”时的威严,只有化不开的慈爱。背景的东方已泛起鱼肚白,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鸡群身上,以留白表现光晕,与墨色的羽毛形成“明与暗”的交织,墨色浓淡间,似有鸡雏的啾啾声与雄鸡的低鸣相和,透着“生生不息”的暖意。他将雄鸡与鸡雏同框,让“司晨”的威严多了份“传承”的温度,让“天下白”的壮阔里藏着“烟火人间”的踏实。
为何陈升栋笔下的“雄鸡一唱天下白”能直击人心?只因他抓住了这一意象的三重灵魂:一是破晓之力,以笔墨再现“黑夜过去,白昼降临”的自然哲理,让人感受到“希望终将到来”的信念;二是司晨之责,借雄鸡“准时报晓”的习性,传递“坚守岗位、不辱使命”的精神;三是生机之美,将雄鸡与晨光、生灵相融,让“天下白”不仅是天色的变化,更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生活图景。
8月8日,敦煌,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当这些“雄鸡图”与千幅佳作一同亮相,相信会有更多人在笔墨间读懂:那声穿透画纸的啼鸣,不仅是雄鸡的歌唱,更是对光明的向往、对责任的担当、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共赴这场盛宴,在雄鸡的身影里,迎接属于每个人的“天下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