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敦煌的风沙拂过千年佛窟,当笔墨的温度遇上生灵的温润,8月8日,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将为这场艺术盛宴添上一抹柔和而明媚的色彩——《吉羊图》系列作品。数十幅以羊为主题的国画,以笔为绒、以墨为光,将“吉羊(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与“温顺而坚韧”的生灵之美融于丹青,成为千幅佳作中最具“暖意”的篇章。
陈升栋画羊,不取“猛兽之威”,独寻“灵秀之韵”。他笔下的羊,是温顺的使者,是吉祥的象征,更是自然馈赠的温柔注脚,每一笔都藏着对“平和之美”的细腻解读。
观其《草原群羊》,墨色如薄雾漫过草地,笔锋轻柔似春风拂过。数十只白羊散落在草原上,羊身以淡墨勾勒轮廓,再以留白表现绒毛的蓬松,有的低头啃草,脖颈的弧度如新月般柔和,有的抬头望云,羊角以简练线条弯曲,似玉雕般温润,幼羊蜷缩在母羊身边,皮毛的质感以干墨轻扫,透着奶香般的亲昵。背景的草原以青绿淡彩晕染,与墨色的羊群形成“浓与淡”的呼应,墨色晕染处似有青草的芬芳,仿佛能听见羊群咀嚼的轻响与偶尔的咩叫,带着“岁月静好”的恬淡。他画羊的“群”,不画拥挤,专画“散而不乱”的和谐,让每一只羊都带着“各得其所”的安宁。
赏其《岩畔独羊》,则见墨色沉郁中显风骨,笔锋简练藏韧性。一只山羊立于悬崖边,羊身以浓墨勾勒,绒毛的粗糙感以焦墨皴擦,与光滑的岩石形成对比,前腿微曲,似在试探前路,羊角如弯刀般指向天空,眼神里没有怯懦,只有对峭壁的适应。背景的岩石以干墨点染,缝隙中长出的野草以细笔勾勒,透着“绝境求生”的顽强,墨色浓淡间,似能感受到山风的凛冽,却被羊的从容化解。陈升栋画羊的“独”,不是孤独,而是“于险峻处安身”的坚韧,打破了羊“柔弱”的刻板印象,让这份温顺多了份“向阳而生”的力量。
更动人的是他的《吉羊献瑞》,墨色里藏着传统的祝福,笔锋间透着生活的喜气。羊的身旁点缀着盛开的牡丹,羊身以淡墨晕染,绒毛如棉絮般柔软,牡丹以朱红与粉白点染,花瓣层层叠叠,与羊的素净形成“艳与雅”的映衬,地面的青草以青绿轻扫,墨色浓淡间,似有“花开富贵、羊报吉祥”的美好寓意在流淌。他将羊与传统吉祥元素相融,让“吉羊”的意象不止于生灵本身,更成为“平安顺遂”的文化符号,透着对生活的热忱与祝福。
为何陈升栋的《吉羊图》能如此沁人心脾?只因他懂“柔中带刚”的妙处。羊的温顺,在他笔下不是软弱,而是“与自然和解”的智慧;羊的群居,不是依附,而是“守望相助”的温暖。他的笔墨里,有对传统吉祥文化的敬畏——“羊”与“祥”谐音,自古便是福泽的象征;更有对当代生活的体察,让这份“吉祥”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能触摸到的平和与坚韧。
8月8日,敦煌,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个人画展。当《吉羊图》系列与千幅佳作一同绽放,相信会有更多人在笔墨的温润中读懂:真正的美好,不在轰轰烈烈的壮阔,而在羊群漫步的从容里;真正的吉祥,是生灵与自然的和谐,是笔墨传递的暖意,是藏在寻常日子里的那份踏实与安宁。让我们共赴这场盛宴,在温顺而坚韧的羊儿身上,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平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