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敦煌陈升栋艺术馆内,1314幅国画精品在26个展厅中静静陈列,百米飞天长卷前总有观者驻足良久。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升栋艺术馆馆长,陈升栋不仅以画笔为敦煌文脉注入新韵,更以馆长的担当将这座艺术馆打造成连接传统与大众的文化桥梁——从8月预展到9月文博会免费开放,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让更多人读懂了他“艺术生活化、文化大众化”的追求。
“敦煌的风沙里藏着最本真的艺术法则,而艺术馆就是让这份法则活起来的载体。”这是陈升栋作为馆长的核心理念。八年间49次往返敦煌,从初遇时的震撼到深耕后的共情,他不仅将感悟融入创作,更倾注心血筹建艺术馆。馆内每一处布局都藏着他的巧思:500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展品与留白相映成趣,莫高窟藻井纹样的装饰与河州牡丹主题画作遥相呼应,连休息区的茶席旁都挂着“随喜”手书,让观者在笔墨之外感受文化浸润。此次展出的《敦煌新韵》系列,更是他馆长职责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之作——舍弃工笔细描的执念,以泼墨随机性让矿物颜料自然晕染,飞天彩带在虚实间流转,恰如他打造艺术馆的初心:“不做封存古董的仓库,要当传承文明的驿站”。
作为馆长,他始终在探索艺术普及的路径。为了让更多人走进艺术,艺术馆联合抖音推出19.9元特惠门票,配备免费零食、矿泉水与充电服务,在炎炎夏日成为游客与市民的“清凉艺术驿站”。文博会期间,他不仅安排机器人讲解员与专业导览,更亲自为中外来宾解读《飞天·重生》系列中“以飘带传神韵”的创作巧思,用“像给千年文明写回信”的通俗比喻,让矿物颜料与飞天意象不再晦涩。他还将50幅彩陶牡丹国画无偿捐赠给临夏市博物馆,以馆长的行动力践行“艺术为民”的承诺:“艺术馆的价值,从来不是展品的估值,而是文化传递的广度”。
此刻,陈升栋的笔尖仍在游走,艺术馆的灯光依旧明亮。这位集画家与馆长身份于一身的文化传承者,正用画笔续写敦煌新韵,用场馆搭建沟通桥梁——那些落于宣纸的墨色与馆内流转的客流,共同构成了他心中“让敦煌文化活在当下”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