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身边榜样 | 王建文:一心“衣”意修剪缝补 情系邻里温暖人心

发布时间:     来源: 微北仓     浏览量:999+

开栏语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即日起,“微北仓”开设“身边榜样”专栏,集中展播镇域内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突出的榜样故事。讲述他们初心与坚守、奉献与拼搏、勇敢与担当的精神品质,引导广大群众学习榜样、宣传榜样、关爱榜样、争当榜样,让榜样之光照亮、激励更多的人向上向善,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第二期展播引河里第一社区居民王建文的事迹。

引河里第一社区现有居民3300余人,80%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一个老龄化社区。74岁的王建文,是引河里第一社区“老街坊”志愿服务队的队长。面对社区内老人多、缝补难、生活多有不便的情况,退休后的王建文发扬敬老爱老助老精神,在社区帮助支持下成立“老街坊”志愿服务队,给社区老年人和困难居民提供缝补修改、拆洗被罩等服务。七年的时间,在王建文的带领下,服务队用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和平凡无声的坚守,一点一滴地解决着居民们的急难愁盼,传递着邻里守望的深情厚谊,赢得了居民们的称赞与信赖。

微信图片_2025-11-12_140840_743.png
解决难题  一针一线纾民困
如今街边的裁缝店逐渐减少,老年人大多节俭惯了,衣服不合适或者坏了想要找个店缝缝补补并不容易,这对很多不会针线活儿、做不了针线活儿的老年人来说是个新难题。为此,王建文凭借自己的裁缝技术,与居民牛筠、周二红组成了一支“老街坊”志愿服务队。无论寒暑交替、风雨交加,每周一、三、五上午,王建文都会来到社区志愿服务站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等居民提供服务。裤子肥了改瘦点、连衣裙瘦了改成上衣、袖子长了改短……

此外,王建文还带着服务队的其他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护膝、围巾、坐垫等生活用品,送给有需要的居民。

微信图片_2025-11-12_140855_334.png
贴心服务  一户一策解民忧
2024年寒冬,王建文了解到许多老人和特殊群体因身体原因,穿脱常见的套头衫十分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她和队员多次尝试,在不影响现有衣物美观的同时,将套头衫改成拉链式开衫。初次修改且成功后,“老街坊”志愿服务队把套头衫改开衫的消息,很快在社区老年人之间传起来,带着套头衫来服务站改衣服的老人越来越多。

王建文本人亦是老年人,深谙老年群体需要陪伴与关怀。她带领服务队主动融入社区网格,在社区居委会支持下建立起“一户一档”个性化关怀档案,精准记录特殊家庭需求。她们在化身“巧手裁缝”缝补衣物的同时,又充当“爱心采购员”代买生活物资。累计开展上门服务超百次,解决居民各类生活难题60余件。

微信图片_2025-11-12_140930_076.png
无私奉献  一心一意暖民心
王建文和“老街坊”志愿服务队的默默奉献,赢得了各方好评。媒体记者曾用镜头记录了志愿者们穿针引线巧手改衣、走家串户嘘寒问暖的日常点滴。面对摄像机,王建文未曾有半分夸耀,只是朴实地说:“我们做的都是些小事,解决了居民们的小困难,我们也能发挥点余热。”简单而真挚的话语,却映射出了王建文为民服务的初心。
微信图片_2025-11-12_140939_773.png
缝缝补补世间一切美好

如今,王建文依然带领“老街坊”志愿服务队奔波在社区,社区巡逻、调节纠纷、开设手机课堂……“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建文笑着说。




图文:引一社区  张博伦


编辑:何梁森

初审:姚婷婷

校对、复审:杨 洋

终审:吴 勇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电话:59269581 邮箱:yxhqwgw@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法制网 央视网 中国网 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