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影荡江湖》25集至30集——王学会

来源:未知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8-09    浏览量:999+

第二十五集:江湖大会

 

婚后第三月,“江湖大会”在武当山召开。八大门派掌门、各州县武林人士齐聚紫霄宫,连太子都派来了使者,足见这场大会的分量。

 

陈野与王霞并肩坐在主位上,陈野一身月白道袍,王霞则是红衣配素裙,既显喜庆,又不失庄重。

 

“今日召集各位,” 陈野站起身,声音沉稳,“是想定下三条规矩:第一,严禁门派私斗,有恩怨者需经‘江湖仲裁堂’调解;第二,禁用毒、暗器等阴邪手段,违者逐出江湖;第三,各门派需每年派出弟子,协助朝廷赈灾、剿匪,武林当为百姓谋福。”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赞同,觉得早该如此;也有人皱眉,觉得“协助朝廷”是干涉江湖事。

 

峨眉派新任掌门站出来:“陈盟主,武林向来独立于朝廷,若事事听朝廷安排,岂不是失了江湖本色?”

 

王霞接过话头,声音清亮:“张掌门此言差矣。黑风堂勾结奸臣,祸乱江湖,若不是朝廷与江湖联手,怎能如此快平定?百姓遭难时,江湖人若袖手旁观,又谈何‘侠义’?” 她拿出一本账册,“这是去年各门派救灾的记录,少林派救了三千灾民,丐帮募集了万石粮食,这才是江湖该有的样子。”

 

众人看向账册,又看向少林、丐帮掌门,两人纷纷点头。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最终,三条规矩全票通过。陈野当场任命仲裁堂成员,由八大门派各选一人组成,确保公平公正。

 

大会结束后,王霞看着陈野,笑道:“没想到你当盟主还挺像模像样的。”

 

陈野揉了揉她的头发:“都是你帮我想的词。” 他看向夕阳,“其实我不想当什么盟主,只想和你守着武当山,种种花,练练剑。”

 

“我知道。” 王霞靠在他肩上,“但有些事,总得有人做。等江湖太平了,我们就去江南隐居,好不好?”

 

“好。” 陈野握紧她的手,眼里满是憧憬。

 

第二十六集:桃李满门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野与王霞渐渐淡出江湖纷争,把精力放在培养弟子上。

 

陈野将“太极十三式”与实战结合,编写出《太极浅释》,让武当武功不再晦涩难懂。他教弟子时,从不强求招式一致,总说:“太极在己心,不在招式,守住‘仁心’,剑自然就正了。”

 

王霞则开设了“天龙医馆”,不仅教弟子医术,还免费为山下百姓看病。她将天龙掌与针灸结合,创了套“活血掌法”,能治跌打损伤,深受百姓爱戴。

 

两人的弟子越来越多,有武当的、有天龙的,还有慕名而来的江湖少年。他们从不分门派,同吃同住,一起练剑、一起学医,亲如一家。

 

其中有个叫小石头的孤儿,是陈野从灾民里救回来的,天生神力,却性子急躁。陈野教他太极时,让他先学“站桩”,一站就是三个月。

 

“师父,什么时候才能学打人?” 小石头急得抓耳挠腮。

 

陈野指着院里的翠竹:“你看竹子,风来了就弯,风过了又直,看似柔弱,却不易折。太极不是让你打人,是让你学会不被人打,更要学会不随便打人。”

 

小石头似懂非懂,却乖乖听了。后来他成了武当最厉害的弟子,却从不恃强凌弱,人送外号“仁心侠”。

 

王霞也有个得意弟子,是个叫阿秀的姑娘,父母被黑风堂所害,性子孤僻。王霞不仅教她医术,还带她一起给百姓看病,慢慢解开了她的心结。阿秀后来成了江湖有名的“活菩萨”,救了无数人。

 

看着弟子们渐渐成才,陈野与王霞常常坐在梅树下喝茶,笑得欣慰。

 

“你看小石头,现在比你还稳重。” 王霞打趣道。

 

陈野笑着摇头:“都是他们自己争气。” 他看向屋里传来的读书声——那是弟子们在学《论语》,“我当年下山时,师父说‘守心’二字,现在才算真正懂了。”

 

第二十七集:梅棠并蒂

 

结婚第五年,王霞生下一对龙凤胎。男孩眉眼像陈野,沉稳内敛;女孩笑起来像王霞,灵动活泼。陈野给他们取名“陈安”“王宁”,希望天下安宁,也希望孩子们平安长大。

 

有了孩子后,武当山更热闹了。陈安跟着父亲学太极,小小年纪就站得有模有样;王宁则缠着母亲学医术,拿着小药杵有模有样地捣药,常常弄得满身药粉。

 

这年冬天,陈野种的梅花和王霞种的海棠都开了。红梅映着白雪,海棠开得粉艳,像极了他们初遇时的红衣与青衫。

 

“爹,娘,你们看我练的剑!” 陈安举起小木剑,一招“白鹤亮翅”有模有样。

 

王宁不甘示弱,捧着自己晒的草药跑过来:“娘,这是我找的金银花,能治感冒!”

 

陈野与王霞看着孩子们,相视而笑。这些年,江湖虽偶有小乱,但在仲裁堂的调解下,都能顺利解决;八大门派齐心协力,百姓安居乐业,再也没有黑风堂那样的邪派作乱。

 

“其实,我们已经在江南隐居了。” 王霞忽然说。

 

陈野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所谓隐居,不是非要去江南,而是心里安宁,身边有彼此,有孩子,有弟子,有这满院的梅与棠。

 

除夕夜,全家围坐在火炉边。陈安在写春联,王宁在贴福字,陈野与王霞看着窗外的雪,手里捧着热茶。

 

“还记得第一次在临安府见面吗?” 王霞问。

 

“怎么不记得?” 陈野笑了,“你把我当山贼同伙,差点用剑刺我。”

 

“那还不是因为你偷偷摸摸的!” 王霞嗔道,“谁知道你看着老实,武功那么好。”

 

两人说着笑着,像回到了当年的江湖。炉火噼啪作响,映着他们眼角的细纹,却也映着彼此眼中不变的温柔。

 

第二十八集:江湖传说

 

又过了二十年,陈野与王霞已两鬓斑白,却依旧精神矍铄。陈安成了武当掌门,王宁继承了医馆,弟子们也都成了江湖中流砥柱。

 

这年,有个年轻的江湖人来武当山,想打听“太极天龙盟”的传说。

 

“您就是陈盟主吧?” 年轻人激动地问,“我听说您当年单枪匹马闯黑风寨,救了王姑娘;还在金銮殿上揭穿奸臣阴谋,夺得武状元,是不是真的?”

 

陈野笑了笑,指着正在给弟子们讲医术的王霞:“你该问她,当年若不是她挡那一刀,我早就死在悬崖下了。”

 

王霞听到了,回头笑道:“若不是他在山洞里守着我三天三夜,我也等不到解药。”

 

年轻人这才发现,两位老人说起往事时,眼神里的光,比传说里的江湖还要亮。

 

他在武当山住了几日,发现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刀光剑影,只有弟子们练剑的吆喝声、医馆里的药香、孩子们的笑声,还有陈野与王霞并肩散步的身影——他们常常走在梅树下,不说话,却像说了千言万语。

 

离开时,陈野送给年轻人一本《太极浅释》,扉页上写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守心,是护人,是与心爱之人,共看细水长流。”

 

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最动人的江湖传说,不是惊天动地的武功,而是一对侠侣,用一生守护彼此,也守护了整个江湖。

 

第二十九集:归园田居

 

陈安与王宁多次劝父母放下门派事务,去江南养老。陈野与王霞终于点头,在临安府买了个小院,就在他们初遇的那条街附近。

 

小院不大,却种满了花草。陈野在院里打了个太极桩,每天清晨都会练一遍“太极十三式”,一招一式,比年轻时更从容;王霞则在窗边摆了张桌子,晒草药、写医书,偶尔抬头,就能看到丈夫练剑的身影。

 

他们常常去当年的阳春面馆吃面,老板早就认不出他们了,只笑着说:“老两口感情真好,天天一起来。”

 

路过桂花糕摊时,陈野总会买两盒,王霞吃得像个孩子,嘴角沾着糖屑,陈野就拿出帕子,慢慢给她擦掉,像当年在山洞里一样。

 

有一次,遇到几个小混混欺负百姓,陈野刚想上前,就被王霞拉住:“让年轻人去管吧,我们该享清福了。”

 

果然,几个穿武当道袍的年轻弟子路过,三下五除二就制服了混混,还恭敬地向陈野与王霞行礼——他们是陈安派来暗中保护父母的。

 

“你看,” 王霞笑道,“江湖自有后来人。”

 

陈野点头,牵着她的手往家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对相伴了一生的剪影。

 

第三十集:梅香如故

 

八十岁那年,陈野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常常坐在轮椅上,由王霞推着,在院里看梅花。

 

“还记得我们成亲那天吗?” 陈野轻声问,声音有些虚弱。

 

“记得。” 王霞握着他的手,“你紧张得手心冒汗,拜堂时差点同手同脚。”

 

陈野笑了,咳嗽了几声:“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在临安府遇见你。”

 

“我也是。” 王霞的眼眶红了,“等明年梅花再开,我陪你去天龙山看看,好不好?”

 

陈野点头,靠在她肩上,慢慢闭上了眼睛。

 

王霞没有哭,只是静静地抱着他,像抱着全世界。

 

三年后,王霞也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临终前,她让孩子们把她和陈野合葬在武当山的梅树下,墓碑上没有刻名字,只刻了一朵梅花和一朵海棠。

 

许多年后,有江湖人路过武当山,会看到一对老夫妻的雕像,并肩站在梅树下,男子白衣,女子红衣,眼神温柔,仿佛在说:

 

“江湖路远,有你足矣。”

 

风吹过,梅香阵阵,一如当年初遇时的芬芳。(全剧终)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