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盟常州市经济二支部以“盟心永铸 薪火相传”为主题,汇聚支部全体盟员和老盟员代表,向支部老盟员刘琴华致以敬意。借这场活动,聆听一位老盟员34年的初心故事,更以“两代人都入盟”的鲜活案例,诠释民盟精神如何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老盟员的“初心答卷”:以实干写就盟员担当 活动现场,一部专题短片为全场揭开老盟员刘琴华的精神底色。镜头里,没有耄耋之年的闲适,只有奋斗岁月的铿锵——1992年临危受命,带领天宁城市信用社挣脱支付困境,创下存款激增的行业奇迹;更早前在合资企业力挽狂澜,执掌区信用社实现跨越式发展,她的每一步都踩在“服务社会”的坐标上,成为金融界公认的“拓荒牛”。 “八十载人生,三十四载盟龄,她把‘盟员’二字刻进了骨子里。” 民盟常州市经科总支主委朱万先在致敬词中这样评价。从工作中的攻坚克难,到生活上对年轻盟员的悉心帮带,刘琴华用“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的态度,交出了一份老盟员的“初心答卷”。所有盟员送出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不仅献给她的个人成就,更献给她所代表的、一代代盟员坚守的精神内核。 两代盟员的“精神对话”:让盟魂在传承中延续 “我入盟时,母亲说‘盟员不是荣誉,是责任’;现在我常跟孩子讲,要像外婆那样,把小事做扎实,把服务做到位。”活动现场,刘琴华的女儿薛莲文作分享,一句话道破“盟二代”与老盟员的精神联结。作为同是盟员的母女,她们的故事不是个例——以“盟员标准” 言传身教,让责任与奉献的理念在家庭中传承。 同样带着“传承印记”的,还有蒋建新、蒋耀元父子。“我们都喜欢称呼老盟员刘琴华为大姐,十几年前,在大姐的影响下,女儿薛莲文加入民盟,我就在想,我是不是能给予我儿蒋耀元榜样示范作用呢?”蒋建新在活动现场,情难自禁。“我父亲是老盟员了,当年带着我参加盟员活动,教我‘盟员要敢说话、说真话’;现在我也入了盟,我们父子常一起讨论如何把青年盟员的活力激发出来”,蒋耀元说。蒋建新父子的分享,让“两代人都入盟”从个案变成群体画像。 活动特意邀请两对“盟二代”家庭同台,刘琴华牵着女儿薛莲文的手,蒋建新拍着儿子蒋耀元的肩,四个不同代际的盟员并肩而立,仿佛一场跨越时光的“精神对话”——老盟员的初心,正通过这样的血脉与信仰传递,成为民盟事业的“接力棒”。 精神的“接力火炬”:从感动到行动的传承 “要把‘服务社会’记在心里,把‘实干担当’落在实处,让盟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刘琴华的感言,没有华丽辞藻,却成了现场青年盟员的“精神指南”。守正创新是常州民盟履行参政党职能、服务地方发展的核心遵循,这四个字,也恰是传承的最佳注脚——老盟员守住的“正”,是初心与担当;青年盟员要创的“新”,是在新时代延续这份精神。 民盟常州市经济二支部主委杨贞在总结时说:“今天我们致敬老盟员刘琴华,其实是在寻找民盟精神的‘根’与‘魂’。当刘琴华母女、蒋建新父子这样的‘两代盟员’越来越多,就说明我们的精神没有断代,我们的事业有人接续。”活动最后,全体盟员合影留念,镜头里,老盟员的白发与青年盟员的朝气相映,一如民盟的过去与未来——初心不改,薪火长明。 这场活动落幕了,但传承从未停止。老盟员刘琴华用34年证明:盟员的初心,是“奔走国是”的热忱,是“关注民生”的坚守;而刘琴华母女、蒋建新父子的故事则印证:民盟的精神,从来不是陈列的文字,而是在一代代人的行动中,活成了永续的薪火。 供稿 | 民盟常州市委会 编辑 | 凡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