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深似海,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第三集)——王学会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8-03    浏览量:999+

敦煌壁画临摹展在市美术馆开展那天,苏晚特意翻出了压箱底的米白色连衣裙。

 

站在美术馆门口等沈知言时,风卷着梧桐叶落在她脚边。她数到第十七片叶子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等很久了?”

 

回头就撞进他眼里的笑意里。沈知言今天穿了件浅灰色风衣,手里拎着个纸袋,走近了才看清是她上次提过想看的《敦煌遗书精选》。

 

“刚路过书店,顺手买的。”他把书递给她,指尖擦过她的手背,“里面有你论文里需要的《王昭君变文》残卷。”

 

苏晚抱着沉甸甸的书,心跳比画册还沉。展厅里人不多,柔和的灯光打在临摹的壁画上,反弹琵琶的飞天、姿态庄严的供养人,在画布上仿佛有了呼吸。

 

沈知言站在《鹿王本生图》前,忽然开口:“你看这里的色彩,画师用了矿物颜料,千百年都不褪色。”他指着画中九色鹿的鹿角,“传说这些颜料里掺了珍珠粉和宝石碎,就像把星光揉进去了。”

 

苏晚顺着他的指尖看去,果然见那鹿角的白色里泛着细碎的光泽。她忽然想起他修复文物时专注的侧脸,原来认真的人看什么,眼里都会发光。

 

走到一幅《维摩诘经变》前,沈知言忽然停下脚步。画中维摩诘居士侧卧在榻上,周围围满听法的弟子,角落里一个侍女捧着经卷,眉眼低垂,神情温顺。

 

“像你。”他轻声说。

 

苏晚猛地抬头,撞进他来不及收回的目光里。那目光里有她看不懂的温柔,像展厅里的灯光,暖融融地裹着她。她慌忙低下头,假装研究画框上的说明,耳尖却烫得能煎鸡蛋。

 

“我是说……”他似乎想解释,却又停住了,只轻轻说了句,“这幅画的临摹者是我导师,她总说,画里藏着最细腻的心思。”

 

中午在美术馆咖啡馆休息时,苏晚翻开他送的书,发现扉页上有他的字迹——是用钢笔写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笔锋清隽,像他的人。

 

“这是……”

 

“上次听你背秦观的词,觉得这句很配敦煌的故事。”他搅动着咖啡杯里的糖块,“那些壁画里的爱恨嗔痴,不就像网里的结吗?”

 

苏晚没接话,只是把书往怀里抱得更紧了。她忽然想起室友说的,喜欢一个人,就会把他的每句话都当成藏着密码的诗。

 

离开美术馆时,下起了小雨。沈知言撑开伞,把大半伞面都倾向她这边。雨水打湿了他的肩头,他却像没察觉,只顾着跟她讲下周末要去郊外考察的事。

 

“是个宋代窑址,”他说,“可能会有新的瓷片出土,你要是感兴趣……”

 

“我想去!”苏晚抢着说,说完又觉得太急切,脸颊发烫,“我可以帮你们整理资料,记笔记也行。”

 

他笑起来,眼角有浅浅的纹路:“好啊,不过要穿防滑鞋,那边路不好走。”

 

到宿舍楼下时,雨还没停。苏晚抱着书站在屋檐下,看着他转身走进雨里的背影,忽然想起刚才在画展上看到的一句话——“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她低头翻开那本《敦煌遗书精选》,发现夹在里面的银杏叶书签上,多了一行小字:“下周六,上午八点,校门口见。”

 

笔尖划过纸页的力度很轻,却像羽毛,轻轻搔在她心上。苏晚摸着那行字笑了,原来有些种子破土后,会在雨里悄悄长出藤蔓,一圈圈缠绕着,往有光的地方爬。

微信图片_20250802102512.jpg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