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宫缘:太子与庶女的风波(25-27集)

来源:营销环球网    作者: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9-16    浏览量:999+

第二十五集:书院筹建计,文脉传薪火

 

春暖时节,王学花得知汴京郊外寒门子弟多因无钱读书而失学,便向薛勇提议筹建“惠民书院”,收纳寒门学子,邀请名儒授课,学费全免。薛勇深表赞同,却因国库需拨付边关军饷,筹建资金不足而发愁。

 

王学花思索后道:“殿下,我们可向皇亲国戚、朝中重臣募集善款,再用东宫闲置的田产出租,所得租金补贴书院开支。我还可牵头组织宫中嫔妃刺绣、书画义卖,凑齐剩余款项。”两人分头行动,皇帝得知后率先捐出重金,大臣们纷纷效仿,义卖也引得百姓踊跃参与,很快便筹足了资金。

 

书院建成当日,寒门学子们身着新衣入院,王学花亲自为他们分发书籍,叮嘱道:“读书不仅为求功名,更为明事理、济苍生。”此后,惠民书院培养出大批有学识、有担当的学子,百姓们都说:“太子与太子妃为咱们寒门子弟铺了一条求学路啊!”

 

第二十六集:盐税核查案,铁腕除积弊

 

入夏后,有御史弹劾两淮盐运使借盐税苛扣百姓,中饱私囊,导致盐价居高不下。薛勇奉旨前往核查,却发现盐运使早已串通地方官员,账目做得天衣无缝,核查陷入僵局。

 

王学花随薛勇抵达两淮后,乔装成买盐的百姓,深入盐场与市井走访。她发现盐场工人薪资微薄,而私盐贩子却能低价从盐运使手中购盐,高价卖给百姓。她将线索告知薛勇:“殿下,可抓拿私盐贩子审问,再顺藤摸瓜找到盐运使私售官盐的证据。”

 

薛勇依计行事,果然从私盐贩子口中得知盐运使的秘密据点,搜出了他私藏的账本与赃款。证据确凿,盐运使与勾结官员尽数被严惩,两淮盐税恢复正常,盐价大幅下降。皇帝得知后赞道:“太子妃有勇有谋,能深入民间查真相,真是难得的贤内助!”

 

第二十七集:太后染重疾,孝行感宫闱

 

秋末,太后突发重疾,太医们诊治多日仍不见好转,宫中上下忧心不已。皇后日夜守在太后床边,却因焦虑难安,时常手足无措。王学花主动承担起照料太后的重任,她查阅医书,得知太后病症需以“慢养”为主,便亲自为太后熬制汤药,调整饮食,还每日为太后读诗解闷,缓解她的焦虑。

 

薛勇也每日抽出时间陪伴太后,讲些朝堂上的趣事与民间的利好消息,让太后宽心。一次,太后夜间咳嗽不止,王学花守在床边,为她轻拍后背、更换暖炉,一夜未眠。太后清醒后见她眼中布满血丝,感动道:“太子妃待哀家,比亲女儿还亲。”

 

在两人的悉心照料下,太后病情逐渐好转。皇帝见此情景,对薛勇说:“你们夫妻的孝行,不仅让太后安心,更给宫中众人立了榜样,这便是‘以孝治天下’的道理啊!”

 

从此,太子薛勇与王学花“以仁治国、以孝持家”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宋廷的一段佳话,更成为后世治国齐家的典范,代代流传。

 微信图片_20250916093035_1295_478.jpg

王学会,自在随心的自由职业者。醉心诗词歌赋的平仄,于笔墨间打捞风月;钟情步履不停的远方,让山川湖海在眼眸写诗。一袭旗袍裹着东方韵致,是行走的风景;一盏清茶伴岁月沉香,是独处的闲趣。于烟火与诗意间从容游走,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学会

Copyright © 2024 营销环球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ICP备案 津ICP备1900689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302120484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电话:26880982邮箱:bcqyjzhzx@tj.gov.cn